“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,整个社会的构造、样态是非常多元的,大学生过往的经历却是跟社会隔离的。
了解中国最便捷、最快的方式就是跟乡村建立联系。
乡村夏令营核心的本质是社会化学习,它是脱离单纯的书本信息之外的社会化学习机会。
我们的教育应该要走出学校,到社会去,到乡村去。”
*本文是黄胜利参加2023乡村夏令营论坛暨西部阳光行动20周年的主旨演讲。
分享人:黄胜利
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
《中国教育蓝皮书》副主编
各位新老朋友上午好,非常开心能够在美丽的南京与大家相逢。我们论坛的主题是“时间的回响”,单看“回响”这个主题有些大,因为人的成长由很多元素组成,有太多的“回响”了,所以我今天就从乡村夏令营这个小切口来谈大学生的成长。我先跟大家分享两个我跟论坛有关的“回响”。
第一个回响是2006年我写的一篇报道。那时候我是中国经济时报的一名新闻工作者,入行不到三年。当时我去采访西部阳光行动,也就是益微青年(EV)的前身,那时候还没有成立西部阳光基金会,印象里EV创始人刘斌(柚子)还没毕业。我采访的第一个人物是黄长生,他刚刚从短期支教转向一年长期支教。同时还采访过当时西部阳光行动的创办人尚立富以及一批相关人员,而我当时是一个入行不久、对公益是陌生的、对大学生支教也是陌生的记者。我带着大学生支教是一个给乡村教育带去帮助和支持、给乡村赋能的认知,便开始了采访。采访结束后,我对大学生支教有了新的认识。于是将报道标题最后定为了“大学生支教:仅仅是救助别人吗?”因为我发现,在支教的过程中,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大学生自身。正是这个发现和认知,逐步推着我进入了教育领域。2009年,我正式离开媒体行业,进入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,从一名公益的旁观者成为了一名公益的践行者,包括后来还做了机构的执行院长。从我个人的角度分享可以说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我现在站在这里,正是这十六七年时间最好的“回响”。第二个回响是一个趣事。今天在现场见到EV曾经的全职伙伴框框,因为大家说西部阳光是EV的“爸爸辈”,她笑称现在“爷爷辈也来了”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因为西部阳光行动在2006年之前注册成西部阳光基金会的时候,它其实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下面的西部阳光农村发展研究中心,然后EV在2012年又脱胎于西部阳光基金会,所以就有了“爷爷辈”这个戏称。21世纪教育研究院目前是做教育的研究倡导和平台枢纽的机构,而西部阳光基金会和EV是做支教行动的,殊途同归,我们都在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。
两个回响分享完了,接下来我们再来聊一聊大学生成长。首先分享下第一个背景,根据国家去年发布的教育公告,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9.6%。
一般来说,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%以下的是精英教育,15%~50%之间是大众教育,50%以上则是普及教育,普及教育的概念是比如说同一年龄段100个人里有将近60人上过大学。根据最新的毛入学率来说,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的教育时代。那么,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如何去定位大学生,如何定位青年人的成长呢?
第二个想分享的背景是,在现在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疯狂内卷的情况下,教育应该如何定位?教育的功能应该怎么定位?同时,在高等教育普及的情况下,如果我们不是塔尖的、所谓精英的群体,应该怎么定位自己?这个问题应该先有一个界定,其实我也没什么很好的答案,但是我们需要讨论这个问题。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近些年的高频词汇,从这几个词的讨论中尝试去寻找上面几个问题的答案。
首先是小镇做题家。这个词大家应该比较熟悉,就是说一些小镇青年在接受十五年漫长的教育后终于来到大学,但是发现好像自己跟社会是脱节的,自我的定位也是脱节的,他们不清楚未来的走向,他们只会做题,这是一个标签。第二个就是空心病。这个词最早是徐凯文教授研究北大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后提出的,在大学里面他们空洞、迷茫的状态,这可能也是现在普遍大学生的现状。第三个词是原生家庭。所谓的“父母皆祸害”,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豆瓣,现在在家庭教育中也是一个高频词。
所以,在面临当下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时,青年人究竟是就业还是考公、考研,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我相信现场的100多名大学生也在纠结自己未来要不要考研?找工作很难,自己要不要考公?在诸多的问题之下,我们要怎么样去界定大学生的成长?我们研究院关注更多的是基础教育,大家都是从基础教育一路过来的,也就知道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跟社会脱节的。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,甚至是对自我的认知是非常缺失的。所以刚才说的背景,其实也在说很多的大学生不了解社会、不了解世界、自我定位不清楚,因为在上大学之前,不管是家庭、学校还是社会,实际上都没有提供这种教育和环境。
所以我想给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观点,不管今后大学生是要考公、考研还是就业,在大学期间有三个必须要做的事情:第一认识社会,第二个认识世界,第三个最重要的认识你自己,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,自己的兴趣、爱好,甚至是个人的价值观等等。具象到个人的维度,我非常认可EV提出的“独立、自信、有担当”的价值目标。第一,独立。对于我们当下的年轻人来说,要有独立的思考、独立的人格,有独立的自我生存发展能力。第二,自信。我们发现即使大学生经历了十五年如一日的学习和考试,但很多大学生仍然是不自信的。第三,有担当。虽然说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是普及化了,但是当下的大学生、青年人是面向未来的,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。所以我觉得“有担当”是对当下的青年人,不仅仅是大学生,提出的新的使命。
那么基于刚才说的认识世界、认识社会、认识自我,我特别推崇的就是到社会去、到乡村去。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——乡村夏令营。我们为什么选择乡村教育?为什么选择乡村?我觉得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,整个社会的构造、样态是非常多元的,大学生过往的经历却是跟社会隔离的,那了解中国最便捷、最快的方式就是跟乡村建立联系。在教育工作者里面有个理想的概念,就是“生活即教育,社会即学校”。教育的发展永远是慢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,很多时候我们学的东西是跟社会发展脱节的,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时、寻找个人定位时感到很难。
因此,我们的教育应该要走出学校,到学校之外去,到社会去,到乡村去,所以我们要特别注重“生活即教育,社会即学校”。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乡村夏令营能助力到大学生的成长。
具象到如何助力,乡村夏令营核心的本质是社会化学习,它是脱离单纯的书本信息之外的社会化学习机会。比如说组队、筹备到实地支教夏令营,不管是哪一类,都要去跟团队协作,去确定主题、实施计划以及协调时间和各种资源。
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大学生去跟乡村在地方沟通,考虑孩子们的实际状态等等,从而锻炼大学生的管理能力、协调能力、沟通能力等。
包括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了解社会、了解乡村,诸如此类的能力是大学生可以提升的能力,通过乡村夏令营的社会化学习很好地呈现了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维度。
其实乡村夏令营的意义不是在于这一周、十天、甚至一个月的影响,它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。
第一个是这批大学生聚在一起,他们有共同的使命、共同的价值观,所以不管是在大学期间,还是在未来迈向社会,他们互相都是非常好的志同道合的学习成长伙伴。
第二个就是通过乡村夏令营的联结,大学生能形成很好的社群。现在很多的公益机构包括EV都在做青年成长的助力,我觉得可以从社群的角度,在产品的后端再对青年人的成长多做一些努力,比如职业规划、个人成长、能力提升等,我觉得这都是非常有空间去做的。
对于大学生来说,在当下的青春年华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,这些人可能会成为今后事业的合作伙伴,甚至是伴侣,我希望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社群资源,去构建更多的资源助力未来的成长。
我的分享就到这里,谢谢大家!